团委网站讯(记者 徐昕然 报道|摄影 李雨涵)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徐老师,请对你的同学们再多一点点的耐心和爱吧。虽然他们有些调皮捣蛋,让人哭笑不得,有些不按时好好写作业,让人焦头烂额。但是,他们是这世间最天真可爱的孩子们,是祖国的花朵、是未来的接班人。”
“他们看见我,会像小鸟一般雀跃地围着我,叽叽喳喳地跟我分享班级里的趣事,说也说不完;他们看到任何一位老师,都会礼貌地行少先队礼——‘老师好!’;当国旗冉冉升起的时候,他们会自豪地大声奏唱国歌。请给他们多一些时间去成长,让他们去享受这宝贵的少年时光,而我,将努力守护他们、陪伴他们的七彩童年。”这是徐昕然写在日记本里送给自己的话。
脚踏实地,仰望星空
“要看蘑菇产业香不香,就要看种植户的腰包鼓不鼓。”任岁月荏苒,却一路向前,只为美丽乡村的诗意和远方,这是徐昕然的父亲参加脱贫攻坚工作的初心。而徐昕然想成为研究生支教团的一员,一切都离不开她的父亲。徐昕然的父亲是贵州省“脱贫攻坚先进个人”,是贵州省“优秀科技特派员”,村民们都亲切地称呼她的父亲为“徐蘑菇”,在徐昕然的心目中,父亲永远是她的榜样。
(图 徐昕然开展“侧耳倾听·志愿心语”研支团成长教育系列课堂进班级活动)
徐昕然从小就跟着父亲走遍乡间田野,看遍了农村的贫苦,有多少人无奈选择背井离乡远出打工,留下一屋的孤寡老小,守着那贫瘠的一亩三分地,孩子们接受的教育也相对落后,她明白,要想从根源上解决贫穷,就要先扶“智”。扶贫先扶“智”,这是徐昕然坚定选择加入研支团,是她投身西部、志愿支教的初心。
2020年,是脱贫攻坚全面收官之年,当已成为大学生的徐昕然再次随着父亲走进群山之中看见乡下的村庄里,有着满满的年味,家家大门前贴的春联,都在夕阳的余辉中,喜气洋洋。春来暑往,秋收冬藏。她知道,有太多像父亲这样的共产党员和基层干部,踩着一双水胶鞋踏遍村庄每一寸泥土地,走遍每一个村庄。他们或许默默无闻,他们或许无问西东,但是,是他们让村庄里更多的村民能过一个好年。“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她明白,需要她做的还有很多。人生本不是轨道,而是旷野,是到西部去,到基层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
(图 徐昕然在班级开展“皓月中秋节·浓浓家国情”“飞花令”活动)
支教一年,自教一生
在支教服务地,迎来了徐昕然人生的第二重身份——支教教师。来到四中的每一天都似按了快进键,每一天的生活忙碌却也充实。一眨眼,这已是她来到四中的第285天,这285天里,她经历了无数次“第一次”,她第一次体验了初为人师的辛苦与喜悦,也第一次体悟“教诲如春风,师恩深似海”的含义。这285天里,总有那么几个瞬间历历在目,令她难忘——是第一次上早读时,抬头看见太阳照射在校园对面的青葱山脉,绵延不绝;是走在教学楼长廊上时,学生们的朗朗书声;是第一次以新教师身份参加升旗仪式时,孩子们一起奏唱国歌,泪湿了眼眶;是走上三尺讲台,同学们的暖心祝福“老师,教师节快乐。”是第一次担任00后班主任,才知晓班主任工作的不易,从早操、晨读、午餐到教室卫生、晚自习、查寝全是同学们校园生活的一点一滴,琐碎的日常和操心的挂念,却是陪伴同学们成长的每一天……
(图 徐昕然授课公开课)
(图 徐昕然作为班主任助理,陪伴孩子们午餐就餐)
但行好事,莫问前程
在电影《我和我的家乡》里,当电影中的支教老师说道:“听着他考上大学的话,我就觉得我这十年,值。”徐昕然动容地落下了泪水。当她以研究生支教团老师的身份,每一次走进教室,看着教室里抬着头的一张张小脸,觉得一切的一切真像一场梦。原来,为人师后,每天的开心之源就是亲历同学们的一点点进步。每当看到孩子们露出纯真的笑容时,让她觉得一切都是那么美好。她在教授他们知识的同时,也深深被他们的朴实、天真的“小举动”所打动;课后服务答疑解惑时,当孩子们来到讲台上追着问题时,她的心里总是十分地满足。
(图 徐昕然为同学们开展“微公益·四季悦读”图书捐赠活动)
(图 徐昕然为同学们授课劳动教育课)
“用一年不长的时间,做一件终生难忘的事。”徐昕然深知,这一年的时间,切不辜负,切不虚度。作为贵州大学第24届研究生支教团锦屏支队队长,她将带领4位党员队友,接续二十载贵大支教人的奋斗精神,在服务地向下扎根,向上生长,教好书,做学生求知路的导师;育好人,做学生成长路的灯塔;教人求真,育人育心,用实际行动,让贵州大学第24届研究生支教团锦屏支队的旗帜在锦屏县第四中学的土地上高高飘扬,让研支团与锦屏县的故事像清水江河水那样流淌,生生不息!
志愿者简介:徐昕然,贵州大学第24届研究生支教团锦屏支队队长,现服务于黔东南州锦屏县第四中学,担任七(5)班班主任助理,授课七年级(11)班、(12)班、(13)班3个班级道德与法治科目。
【责任编辑 李子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