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青春风采
青春勇担当|重走长征路|贵州大学校团委“青马工程”实践服务队赴镇宁县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发布时间: 2025-07-15 浏览次数: 10

    团委网站讯(记者 曹倩 李翊萌 报道|摄影 陈厚文 李翊萌)714日,贵州大学校团委青马工程实践服务队赴镇宁县弄染村、板袍村开展重走长征路主题实践活动。队员们通过参观展馆、踏寻遗迹、聆听故事、重走长征路等方式,探寻历史印记,感悟红色文化。

 

       观展馆溯往昔,忆结盟悟初心

       穿过弄染村红色历史文化长廊,走进弄染结盟主题教育馆,队员们在讲解员的引导下,于泛黄的«中国工农红军总政治部布告»、红军用过的马灯、陆瑞光生前用具等文物前驻足。一张张记录历史的老照片、一段段详实的文献记载,清晰还原了1935年布依族领袖陆瑞光与红军反蒋抗日、互助互济的结盟历程。队员们在光影流转间,触摸到那段军民同心、共抗强敌的历史温度,对弄染结盟的精神内核有了更鲜活的认知。

       踏山路寻旧踪,缅先烈立誓言 

       陆瑞光烈士铜像前,队员们整理衣襟、严整列队,向这位为中国革命事业献身的先辈三鞠躬。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全体队员重温入团誓词,誓言在山谷中回荡,既是对革命先辈的告慰,更是传承红色基因的庄严承诺;122级石阶依山而上,实践队员们踏上当年红军从弄染村转移的山路,崎岖的石板被烈日晒得滚烫,队员们追寻着先辈的足迹前行,汗水浸湿衣衫却步伐坚定。

       探古寨观陈列,品史料见初心

       下午,实践队抵达板袍村的红军陈列厅,队员们围绕长征史料展开深入学习。展柜中老式步枪的枪托已泛出岁月的印记,枪口的磨损痕迹记录着战斗的激烈。革命先烈的雕塑活灵活现,过往的战争场景历历在目。队员们逐件观摩展品、逐段研读红军故事,从红军夜宿板袍村时严守纪律”“陆瑞光烈士为红军带路支援前线等史实中,深刻体会到长征路上军民同心、生死与共的深厚情谊,仿佛透过文字与实物,看到了当年红军与布依族群众并肩前行的身影。

       从弄染村的结盟故事到板袍村的长征史料,实践队进一步加强了对长征精神的理解,真切感受到了长征路上军爱民、民拥军的鱼水深情。大家纷纷表示,将带着这份红色感悟和调研实情,认真撰写调研报告,为红色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出言献策,以青春之力传承革命薪火,让长征精神在新时代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


    编辑:陈春燃 夏至宏涛

    责编:李媛

    编审:刘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