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青春风采
青春勇担当|追寻红色记忆,传承革命精神——贵州大学校团委“青马工程”实践服务队探访板袍村
发布时间: 2025-07-15 浏览次数: 10

    团委网站讯(记者 徐再 杨世英 报道|摄影 李翊萌 陈厚文)714日,贵州大学校团委青马工程实践服务队来到贵州省安顺市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在贵州红色美丽村庄——板袍村,开展实践活动,通过参观红色遗址、聆听革命故事、重温长征历程,感悟红色精神,汲取奋进力量。

  

       重温长征历程,感悟革命精神

       实践队首先来到板袍村陈列馆,馆内陈列着红军长征时期的历史照片和文献资料等珍贵文物,生动再现了红三军团在镇宁的战斗历程。19354月,红军长征途中,三军团十三团急行军于13日下午抵达江龙,大部分留在江龙及附近村寨休整,派出一支精干分队佯攻镇宁后折返江龙,这是抵镇宁县辖地的第一支红军部队。

      看到这些锈迹斑斑的军用水壶、磨损严重的草鞋,仿佛看到了红军战士不畏艰险、英勇奋斗的身影。实践队队员杨世英感慨道。陈列馆内,收藏着《红军长征在安顺》《瀑乡镇宁的红色注事》《红军长征过镇宁史实》等红色主题书籍,墙壁上的一幅幅历史画卷让队员们深刻体会到革命先辈的坚定信念和牺牲精神。

       了解红军故事,传承红色基因

       陈列馆内,被硝烟熏黑的《中国工农红军总政治部布告》仿品记录下了布依族老人杨登凤和红军的故事。1935彭德怀、杨尚昆同志率部队抵达贵州省镇宁县版袍村时,杨登凤被红军的严明纪律所感动,主动为其提供食宿并协助他们进行宣传,红军走后,他秘密保存红军布告,并在1952年上交贵州省人民政府。此外陈列馆内还记录着许许多多红军和人民的故事,队员们被这些鲜活的红色故事深深打动,纷纷表示要继承和发扬红军精神,把红色基因融入新时代的青春奋斗中。

       走进战斗旧址,追寻红色足迹

       走进板袍村,村内道路整洁、房屋格调一致、红色五角星熠熠生辉,其中一座石墙斑驳、木窗古拙的宅院脱颖而出——这便是红三军团渡江指挥部旧址(村民杨登凤宅)。门房上鲜红的对联弘扬红军长征精神,继承民族文化传统一笔一画写尽今日板袍人对历史的守望与未来的期许。宅前的石碑正面镇宁红三军团渡江作战旧址十二字刚劲挺拔,在阳光下闪着冷冽的光;背面以刀为笔,刻着红军第三军团渡江作战的简介,石碑上简短却滚烫的铭文,像从九十年前传来的号角,把人的思绪瞬间拉回那个波澜壮阔的历史。

       这次红色文化学习之旅不仅是一次历史的回望,更是一次精神的洗礼。大家纷纷表示,作为新时代青年,必将传承好红色基因,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青春力量。


    编辑:陈春燃 夏至宏涛

    责编:李媛

    编审:刘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