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团学要闻
“聚焦‘四大文化工程’,助力多彩贵州文化强省建设”——贵州大学校团委“青马工程”实践服务队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发布时间: 2025-07-13 浏览次数: 49

团委网站讯(记者 徐再 石攀攀 报道|摄影 李翊萌 陈厚文 石攀攀)712日上午,贵州大学校团委“青马工程”实践服务队16名队员在校团委刘艳春老师的带领下,启程奔赴贵阳、安顺等地,聚焦贵州省“四大文化工程”,开展为期一周的社会调研、主题宣讲活动。


大门前合照


       中国阳明文化园:寻访阳明文化根脉,传承心学薪火

  上午,实践队来到中国阳明文化园。在王阳明铜像下,队员们凝神驻足,跟随文化园讲解员,回溯五百年前王阳明龙场悟道的思想历程。文化园内,大家了解到王阳明经历了少年立志、为学三变、动心为耻、上疏遭贬、逆境抉择等人生节点,最终悟出心学真谛,将“知行合一”的哲学内涵、“致良知”的实践智慧流传至今,滋养后人。


讲解员1


9


在王文成公祠内,一场庄重的儒家敬师礼正在举行。队员们依古制行揖拜之礼,在仪式中切身感受“尊师重道”的礼乐文明。

 

作揖1


“玩易窝”遗址公园:龙场悟道圣地,见证心学诞生

下午,实践队来到“玩易窝”遗址公园。“玩易窝”位于修文县城郊,为一天然溶洞。这里不仅是修文县历史最悠久的遗迹之一,更是明代大儒王阳明“龙场悟道”的重要见证地。1508年,王阳明因得罪宦官刘瑾被贬为龙场驿丞,在此洞中思索《易经》之理,玩味“易学”之道,自取此处为“玩易窝”。作为修文阳明文化的“玩易奇观”,该遗址于2006年成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具有极高的历史与文化价值。如今,“玩易窝”不仅是研究阳明心学的核心遗址,更是贵州文旅融合的重要名片。


7


实践心得:悟先贤智慧,探传承新路

通过一天的参观与调研,实践队队员感受颇深。队员陈泊含说:“通过参观讲解和资料查阅,我了解了阳明文化思想的形成背景,对阳明心学有了更直观的认识。”队员徐再感慨道:“遗址公园保存的原始环境让我真切感受到王阳明当年的生活状态,这种沉浸式体验加深了对心学思想的理解。”实践队队员们表示将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以“知行合一”为笔,继续书写新时代的文化传承故事。

实践队队员调研走访周围游客,一位游客表示:“希望能通过更多生动的方式来感受阳明文化。例如增设文化体验项目、举办阳明心学讲座、开展传统文化活动等形式,让游客深度参与文化传承,通过活化历史文化资源,让阳明心学更好地传承下去”。


采访1


8


结束了中国阳明文化园和“玩易窝”遗址公园的调研,实践队全体队员立刻奔赴安顺市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当晚,实践队召开了工作例会,会上大家积极发言、总结经验,部署完善下一步工作安排。


大门前1


       据悉,20237月,中共贵州省委十三届三次全会召开,全会决定,大力实施红色文化重点建设、阳明文化转化运用、民族文化传承弘扬、屯堡文化等历史文化研究推广“四大文化工程”。接下来,实践服务队将前往紫云羊场红色文化公园、紫云黄鹤营村、王若飞故居、天龙屯堡等地聚焦“四大文化工程”,进行调研、宣讲。

    编辑:陈春燃 夏至宏涛

    责编:李媛

    编审:刘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