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大学团队赴“村T”调研:探索民族文化赋能乡村振兴新路径
发布时间:2025-04-27
团委网站讯(记者 陈冰 报道 摄影) 今年3月至4月,贵州大学体育学院 “村字号 IP 调研项目组” 深入黔东南州凯里市、台江县,开启一场以 “古朴与时尚的共融:民族文化对村字IP铸魂研究 —— 基于贵州‘村 T’的案例分析”为主题的专题调研之旅,旨在探寻传统民族文化资源向现代IP转化之路,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大文化动能。
调研团队深入凯里苗侗风情园,对“村T”进行细致深入的调研。团队成员系统观察苗族刺绣、蜡染等传统工艺与现代时尚设计的融合过程,详细记录非遗传承人与设计师协作改良服饰纹样、廓形的环节,深入剖析民族文化元素的创新转化逻辑。
与此同时,团队积极参与“村T+省律协普法活动”,借助苗歌改编、侗戏演绎等民族艺术形式辅助法律宣传,成功探索出民族文化活动与基层治理融合的多种可能性,为基层治理提供了新思路和方法。
4月初,黔东南州台江姊妹节盛大开幕。恰逢“村T”闪耀国际时装秀后凯旋,台江县特别为姊妹节设置“村T”专场。贵州大学村字号IP调研项目组全程参与活动筹备及展演工作。在正式展演期间,团队成员协助现场调度,通过影像记录、观众访谈等方式,深入研究民族文化展演对“村T”IP形象塑造的促进作用。在这场向世界展示贵州风采的活动中,贵大学子充分展现了青年的担当与力量。
自2024年8月至2025年4月,项目组针对“村T”开展了广泛深入的调查研究,涵盖了参与“村T”的风情园周边4县、58个村落、18个社会团体以及2724名参与者。项目组同学表示,后续将聚焦传统元素与现代审美的创造性衔接,构建民族文化IP孵化模型,为“村T”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理论与实践支撑。
贵州大学体育学院始终秉持“扎根大地做研究”的宗旨,此次调研进一步深化了校地协同创新机制,彰显了高校以学术服务乡村振兴的使命担当。团队的调研成果有望为黔东南民族文化传承与乡村发展开拓新的思路,助力“村T”成为推动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的强劲文化引擎。
编辑:田玲荔 白明芳
责编:李媛
编审:刘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