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委网站讯10月29日,我校大学生科学技术协会在西校区雅文楼301教室举办以“智汇蓝图,创享未来”为主题的第十八期科创沙龙活动。本次活动由校团委、创新创业学院主办,我校大学生科学技术协会、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大学生科学技术协会承办。活动由白英泽担任主持人,特邀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2024级研究生赵前乾作为主讲嘉宾,围绕建筑规划类科创竞赛选题、备赛、团队组建等核心内容展开。
首先,赵前乾结合自身多次参赛经验,为同学们带来系统性的竞赛指导。他从竞赛选择策略切入,引入“投入—回报”四象限模型,将各类竞赛划分为低投入低回报、高投入低回报、高投入高回报、低投入高回报四种类型。他重点推荐了挑战杯、国创赛、博创赛等高投入高回报的核心赛事,以及一些易于上手的低投入高回报类竞赛。

在备战高挑战性竞赛上,赵前乾强调核心关键在于确立选题。他提出选题应遵循“紧跟政策、解决痛点、结合专业”三大原则,并建议从导师成果、生活观察、产业前沿及往届获奖项目中寻找灵感,同时指出“人工智能+”“新材料新能源”“乡村振兴”“非遗文创”等热门领域的潜力。在团队组建方面,他主张跨学科交叉融合,明确角色分工,并积极引入拥有专利、论文等扎实成果的博士、硕士研究生作为项目核心支撑。此外,他还分享了项目打磨技巧,详细讲解如何构建逻辑闭环、打造故事脚本、突出核心技术并进行PPT专业美化,建议灵活运用人工智能技术优化备赛流程。
赵前乾建议同学们优先选择学校认可度高、材料要求简洁、参赛周期较短的赛事。他推荐大家从教育部认可的84项大学生赛事目录中初步筛选,并分享“课程作业优化投递”“大型项目拆分参赛”等实用的项目转化方法,有效降低参赛门槛,提升获奖概率。
自由提问环节,同学们围绕“大一新生如何参与竞赛”“建筑规划专业选题方向”“论文与竞赛结合方法”等话题踊跃提问。赵前乾结合自身经验逐一细致解答,建议大一新生先以学习为目标加入高年级团队积累经验,联系导师时主动沟通、充分展示自身优势;针对建筑规划类专业学生,他列举“桥下空间活化利用”“城中村应急疏散规划”等具体选题方向,并强调论文写作应紧密结合项目技术指标,以扎实数据支撑学术观点与创新价值。
本次科创沙龙通过实战经验分享与互动答疑,为同学们搭建了宝贵的交流平台。活动不仅清晰梳理了建筑规划类科创竞赛的备赛路径,有效激发了同学们的参与热情,更就如何提升科创竞赛作品质量提供了思路、指明了方向。
编辑:陈春燃 陈柯竹
责编:李媛
编审:刘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