铭记伟大历史胜利,凝聚正义和平力量。9月3日上午,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
我校共青团积极组织团员青年集中观看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围绕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阅兵盛况展开热议,共话青年担当。
“中国人民以铮铮铁骨战强敌、以血肉之躯筑长城”。当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上再现这段历史强音时,作为高校团干部,我将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为号令,把阅兵激发的爱国情转化为护航成长的行动力:深耕“三会两制一课”,把抗战故事、新时代成就编进情景团课,让信仰在沉浸式体验中生根;积极打造“行走的思政课”,组织同学们重走抗战路、服务乡村振兴,在泥泞与汗水中读懂“国之大者”;抢占网络新阵地,用短视频、直播等形式讲述新时代青年奋发有为的故事,努力让“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誓言在每一次志愿服务、每一次科研攻关中落地生根,汇聚成民族复兴的青春洪流。
——马克思主义学院团委书记 任平阳
聆听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我心潮澎湃、激动不已。我将把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贯彻落实到接下来的工作中:以沉浸式主题团日为抓手,围绕弘扬伟大抗战精神、盛大阅兵仪式等开展交流分享,激发爱国热情和奋斗精神,让爱国情在互动中持续升温;深入各班级、社团开展宣讲活动,以青年视角解读重要讲话精神内涵,增强同学们的情感共鸣;把重要讲话精神转化为科创、志愿、乡村振兴的实践动力,引导青年把论文写在田野车间,用青春代码、实验数据为复兴伟业添砖加瓦,在新时代长征路上续写贵大荣光。
——旅游与文化产业学院团委书记 杨乐
天安门广场迎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阅兵盛典。在这个光辉的时间节点,我们深刻体会到“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的深厚内涵与长远寓意。我将以此次阅兵为契机,进一步深化青年思想引领工作,聚焦青年创新意识培养、实践能力提升,通过组织青年学子实地寻访红色遗址、开展沉浸式主题教育、参与乡村振兴社会实践等方式,将观看阅兵仪式激发的自豪感转化为日常学习生活中的实际行动,与亿万人民一道,在新时代的长征路上奋勇前进,共同谱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壮丽篇章!
——校团委科技实践部老师 励运然
九三阅兵,壮军威、示国力、振民心,是一次现代化中国形象的国际传播。全体中华儿女共襄盛举,阅军之强盛,阅国之繁荣,阅民族之振兴。作为新闻专业学子,我想起抗战时期《新华日报》上的激扬文字和延安窑洞里的油灯排报,先辈以纸笔为枪,凝聚胜利信念。和平年代,虽无硝烟,记录与传播使命犹在。我愿执镜为眼、执笔为剑,记录中国式现代化的铿锵步履,让文字与影像跨越山海,向世界讲述中华民族从苦难走向复兴的坚韧与力量。
——传媒学院2023级新闻与传播专业
校研究生会主席团成员姚靓靓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我们深切缅怀为民族独立与解放英勇献身的先烈。在鸡鸣三省纪念碑前,我曾目睹来自各地的参观者驻足沉思,深刻感受到红色旅游在传承历史记忆、增强民族凝聚力方面的独特价值。作为国际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我们应讲好革命故事,使先烈的精神跨越时空,感召世人。新时代青年自当珍惜韶华、勤学修德,以专业能力服务社会,以实干担当致敬历史,这才是对先烈最好的告慰。
——旅游与文化产业学院 2022级国际旅游管理专业
校学生会主席团成员刘舒可
英雄已逝,但精神长存,这份精神早已成为熔铸在我们血液里的红色基因,化作无尽的精神动力,激励着一代代中华儿女不断向前。作为一名研支团老师,支教期间我带着孩子们到烈士陵园扫墓,观看红色电影,在他们懵懂的脸上看到了坚定,挺拔的肩背上看到了祖国未来的脊梁。“缅怀先烈,吾辈自强”,这不是一句口号和一时潮流,而是可以融入我们人生每个阶段的生命力量,面对困难的时候,想想先烈们的故事,便又会充满力量,迎难而上。
——文学院 2025级中国语言文学专业
第26届研究生支教团团长 高瑞芳
从震撼到行动,从屏幕到山河。阅兵场上的每一次呼啸声,都在青年心里留下长久的轰鸣:那是“生逢盛世当不负盛世”的冲锋号,更是“强国一代有我在”的集结号。作为大学生宣讲员,我们要充分挖掘党史,通过进学院、进支部、进社区等系列精品活动讲好青年故事,同时积极用好网络新媒体,面向更广大青年讲好新时代中国故事,努力把阅兵带来的澎湃热度,转化为持续升温的爱国流量,始终践行“用青春正能量,传递党的好声音”!
——法学院 2023级法学专业
大学生宣讲团团长韩艾可
九三阅兵,受阅方阵的铿锵步伐与先进装备的威武亮相,让我深切感受到祖国的强大与民族的自豪。作为演讲与口才协会成员,这份震撼更化为我们的责任担当。我们不仅是演讲技能的传承者,更是新时代好声音的传播者。九月起,我们将组织开展“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 80周年”新生杯演讲比赛等活动,以语言为桥,将伟大抗战精神融入每一次表达,团聚青年力量,讲好红色故事,赓续红色血脉。
——传媒学院 2023级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
演讲与口才协会成员何玉婷
只有真正理解过去,才能走好未来的路。抗战先烈以血火熔铸和平,把不屈写进大地。岩脉的每一道擦痕,都是百万年沉默的呐喊;炮火的每一道裂痕,也在地层里留下光。作为地质专业研究生,我将秉承严谨的治学态度,认真对待每一次实验、每一次户外采集的数据,把对山河的敬畏写进论文;以老一辈科学家为榜样,牢记资源报国的嘱托,自找苦吃,在基层一线里锤炼本领,将课堂所学转化为服务社会的生动实践。
——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2025级地质学专业 刘铠硕
编辑:陈春燃 朱正国
责编:李媛
编审:刘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