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委网站讯 7月19日,夏阳灼灼,万物竞秀。我校指南针“正”心筑梦下乡队满怀热忱,深入四川省内江市东兴区田家镇正子村田间地头,对当地蓬勃发展的百香果种植园、火龙果基地及非洲菊产业园进行了沉浸式调研学习,在与土地的亲密接触中感受乡村产业发展脉动,用青春视角记录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
百香果园里的“成长观察”
志愿者们首先来到当地百香果园,藤蔓缠绕的架子下,一串串青绿色的百香果挂满枝头,虽尚处于青涩未熟的阶段,饱满的果型已显露出丰收的潜力。果园负责人一边带领大家观察果实生长状态,一边介绍:“这些百香果还需要一个多月才能成熟,我们坚持生态种植,不催熟、不打过量农药,虽然等待时间长,但能保证口感和品质。”
志愿者们认真聆听着果园的种植模式,不时向负责人请教管护技巧。“原来百香果从开花到结果需要这么多道工序,每一颗果实的成熟都离不开精心照料。”一名志愿者感叹道,青涩的果实让大家直观体会到“耕耘与等待”的农业智慧。
火龙果基地的“甜蜜初体验”
在当地火龙果基地,志愿者们有了更鲜活的收获。不同于百香果的“全青”状态,这里的火龙果已有少量成熟,玫红色的果皮透着光泽,在绿叶间格外显眼。基地工作人员摘下几颗成熟的火龙果,热情地邀请志愿者们品尝。
“果肉清甜多汁,和超市买的味道不一样!”咬下一口,清甜的汁水在口中化开,志愿者们纷纷点赞。负责人笑着解释:“我们通过科学控温、精准浇水,让成熟的火龙果积累更多糖分。现在刚进入少量成熟期,再过半个月就会大批量上市。”大家边吃边听,对火龙果的基本情况有了更深的了解。
非洲菊产业园的“色彩盛宴”
最后一站的非洲菊产业园,为志愿者们带来了一场视觉盛宴。
志愿者们得知这里的非洲菊品种经过精心选育,花型饱满、花期长达15天以上,销售市场以本地内江为主,辐射自贡、乐山、广安及重庆等多个城市,年产值可达100万元,成为名副其实的“致富花”。志愿者们驻足花海前,目光被这浓得化不开的色彩吸引,纷纷拿起相机定格这份绚烂,感受着乡村产业在土地上种出的“诗与远方”。
此次三下乡之行,志愿者们在青涩果实中看到了乡村产业的成长力量;几颗成熟的火龙果,让大家尝到了劳动的甜蜜;绚烂的非洲菊,则铺开了乡村振兴的多彩画卷。大家纷纷表示,将把此次实践所得转化为青春行动,用知识与热情为乡村发展贡献更多力量。
编辑:凡佳佳 夏至宏涛
责编:李媛
编审:刘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