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委网站讯(记者 黄雅涵 杨圣琳 报道|摄影 朱哲俊豪)为引导青年学子在社会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七月下旬,我校北阿拉巴马国际工程技术学院暑期实践团队赴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开展主题为“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的社会实践活动。实践队伍由北阿学院党委副书记帅佳带队,我校科学技术研究院副院长、绿色农药全国重点实验室甘秀海教授及学院师生二十余人参与,通过实地调研、志愿服务、新媒体宣传等形式,以行动诠释担当,为罗甸县文旅发展和乡村振兴注入青春活力。
7月29日下午,实践团队与县政府办、县农业农村局、县文旅局等部门开展座谈,就此次实践活动的核心内容进行充分沟通交流。
7月30日,团队一行前往板庚村实地考察火龙果种植采摘基地,在当地村支书的带领下,甘秀海教授向当地果农开展火龙果病虫害综合防控讲解,就火龙果种植过程中可能遇到的褐腐病、炭疽病、溃疡病、茎枯病、日灼病等的发病规律、传播途径、防治方法进行详细阐释并发放团队编撰的《火龙果病虫害防治手册》。
7月31日,团队聚焦“农产品种植”开展调研。通过深入了解产品的种植环境、技术支持等情况,针对品牌推广、产品保鲜、市场定位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团队提出多元化宣传渠道,打造“生态采摘+文化体验+旅游IP”新模式等建议,以提升产品附加值,拓宽销售路径。
“罗甸火龙果,甜蜜你和我”,电商助农的口号响彻直播间。“直播不仅是卖货,更是让消费者看见果农的生态种植理念”。7月31日,团队精心组织策划了一场线上直播,将罗甸火龙果的种植过程、生长环境以及果农们的辛勤付出得以直观呈现,直播共售出火龙果500余斤,直播间点赞次数累计达20000余次。通过直播宣传,让消费者在购买产品的同时,也能感受到农产品背后的生态理念和人文情怀,为罗甸火龙果的市场拓展和品牌建设奠定基础。
本次暑期社会实践是我校与黔南州文化广电和旅游局校地合作的深化落实,也是从田间地头的产业帮扶到科技赋能乡村振兴的实践探索,团队成员以脚步丈量民情,以实干书写青春担当,校地携手共绘乡村发展新画卷。
编辑:凡佳佳 夏至宏涛
责编:李媛
编审:刘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