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委网站讯(记者 惠桥鹏 报道|摄影 李芋婷)7月12日至7月18日,我校青年志愿者联合会深入贵阳市花溪区龙湖・景粼天著社区开展了为期7天的“青青花溪・助力双减”公益支教活动。活动旨在为社区6至12岁儿童提供丰富多元的公益课程,填补社区假期教育空白,落实“双减”政策。
破冰笑语融初遇,携手童心筑暖阳
7月12日,“青青花溪・助力双减”破冰大会顺利举行。孩子们和志愿者们通过小游戏迅速拉近了彼此距离,建立了良好的情感纽带,为后续课程开展奠定了基础。随后,《万里少年行》等四支课程团队代表依次登台预告了课程内容,孩子们对接下来的课程充满了期待。
靛蓝布染承古艺,素扇漆绘绽新花
在《跟着蜡染游非遗:传统文化初体验》课程中,志愿者引领孩子们走进了蓝白交织的非遗世界。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入手,孩子们体验了古老的扎染技艺,小心翼翼地折叠、捆扎手中的布料,再将其浸入彩色的染料中。晾干后,精美的图案跃然布上。
随后,孩子们又尝试了制作漆扇。用特制的彩漆在水中精心点染,扇面在水中自然摇晃,每个小朋友都制作出了独一无二的漆扇作品。
观气舞液探物变,识密辨酸启科心
《气球飞天术・液体彩虹塔・酸碱密信》课程则带领孩子们进行了科学探险。志愿者们通过三个有趣的小实验,点燃了孩子们探索化学世界的好奇心。“液体彩虹塔”实验让孩子们见证了不同液体因密度差异形成的美丽分层;“气球飞天术”则利用化学反应,生动展示了看不见的气体如何产生力量。
识五谷沃土知根本,绘豆画童心护家园
《讲育红壤心,绘种青苗梦》课程上,孩子们的目光从课堂转向了田野。志愿者带领孩子们观察了常见的农作物,并深入了解了土壤珍贵与脆弱。通过图片、实物和简单的实验,孩子们明白了健康土壤的重要性,在心中悄然种下了爱护环境的种子。
课程最后,孩子们发挥创意,将课堂上认识的各类农作物种子和五颜六色的豆子当作“画笔”和“颜料”,在画盘上精心拼贴,最终组合成了一幅幅充满童趣和田园气息的“种子画盘”,将收获知识的喜悦和对自然的感恩定格在了作品中。
童心织梦汇华彩,暖阳拥抱话别情
在活动最后一天的文艺汇演上,志愿者和家长代表深情寄语,传递了收获与感谢;孩子们合唱的《外婆的澎湖湾》打动全场;课程成果展示精彩纷呈,剪纸作品、种子画盘充满创意,化学实验引发阵阵惊叹。汇演在志愿者们合唱的《左手右手》中达到高潮,孩子们和家长们一起跟唱、拍手,在欢笑与不舍中为本次支教活动画下了温暖而难忘的句点。
本次公益支教活动获得了家长和孩子们的一致好评。家长萧女士表示,活动解决了孩子暑期“无人看、学不好”的难题,让孩子们收获了知识与快乐,并希望活动能够延续。
据悉,“青青花溪·助力双减”公益支教项目已连续开展三年,志以专业为笔、以实践为墨,在反诈宣传中筑牢网络安全防线、在非遗调研中延续文化根脉、在红色探访中凝聚奋进力量。愿者人数超350人,服务对象570余人次,服务课时总计超350课时。
编辑:凡佳佳 夏至宏涛
责编:李媛
编审:刘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