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委网站讯(记者 张馨尹 报道|摄影)7月15日,历史与民族文化学院“屯堡傩韵”实践队在彭涛老师带领下,赴安顺市天龙屯堡开启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首站调研。
在天龙屯堡小学堂,一场精彩的地戏表演如期上演。表演者头戴色彩鲜明的面具,身着传统服饰,以高亢激昂的唱腔演绎着“殷郊伐西岐”故事,动作刚劲有力,配合锣鼓声展现出独特的艺术张力。
随后,队员们对地戏表演者进行采访。采访从16 岁的少年表演者、坚持表演19年地戏的老艺人到中年返乡艺人,他们纷纷表达了对地戏的热爱,也显露出对非遗存续的焦虑,呼吁更多的人关注地戏,让屯堡的锣鼓声不止回荡在古巷,也能响进更广阔的未来。
此次天龙屯堡之行,实践队不仅记录了地戏的表演特色,更捕捉到传承中的真实困境与希望。作为“戏剧活化石”,安顺地戏的传承不仅关乎一项技艺的延续,更关乎明代军屯文化、民间信仰等多元历史记忆的留存。
接下来,“屯堡傩韵”实践队将继续围绕地戏的历史沿革、受众变化等进入詹家屯、周官村展开调研,计划通过纪录片、调研报告等形式,为这项非遗的保护与创新贡献青年智慧,让安顺地戏在当代焕发新活力。
编辑:陈春燃 夏至宏涛
责编:李媛
编审:刘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