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感受非遗魅力”工作室实践服务队:多彩非遗暑期小课堂,根植少年儿童文化自信

发布者:cylman发布时间:2023-07-21浏览次数:61

  团委网站讯(记者 董红霞 报道|摄影 蒋东臻)让青春在实践中放飞梦想,让青春在奉献中绽放光彩。自2023年7月19日起,我校学生活动发展中心“感受非遗魅力”工作室实践服务队面向印象花溪的小朋友们开展为期11天的非遗手工志愿服务活动。为激发小朋友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浓厚兴趣,破冰会上,志愿者们将古诗词《长歌行》与手势舞结合,以可视化、趣味化的方式让他们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破冰仪式“手势舞”表演


  第一堂“小小石头画画画”非遗手工课上,志愿者余万兴以简笔画的形式向孩子们介绍喜、怒、哀、乐等面部表情的特点,生动而有趣的示范激发了孩子们的兴趣,纷纷想要上台展示自己的不同情绪。在分发石头和绘画材料后,孩子们勇敢尝试,一幅幅独特的石头画作品呈现在眼前。虽然他们的笔触稚嫩、画面稚拙,但充分表现出孩子们的童心和热情。


 

  一片方巾、一把锤,在敲敲打打的声音中,敲出自然的印迹,留住孩子们勇于探索的美好画面。活动开始前,志愿者们收集鲜艳的花朵、奇特的树叶等物品作为创作材料,让学生们感受自然之美,用拓印的方式保存自然的印记。

  “大家最喜欢的植物是什么呢?它长什么样子?是什么颜色呢?”当志愿者董红霞向学生们提问时,他们争先恐后地举手发言,争相分享自己最喜欢或者最有趣的植物。活动临近尾声时,孩子们纷纷展示自己的拓印作品,与老师共同交流创作心得。


  剪纸课上,志愿者何蕾讲述中国民间剪纸艺术知识,展示多种剪纸图案。小朋友们在实践过程中认真摸索、细致剪裁。“我叫湉湉,因为我家里有爷爷、爸爸、妈妈和我,所以我剪的是四朵连在一起的小花,希望我们一家四口能健康幸福地生活在一起”,参与活动的学生说道。


“剪纸”非遗手工课

  扎染世界,图案丰富,色彩多样。志愿者龙滕艳向学生们介绍扎染文化,阐明扎染工艺需要经过捆扎、染色及晾干三个环节,并对捆扎的几种常见方法进行现场演示,如中心点扎结法、长条折叠法等。学生们充分发挥奇思妙想,将纯白色的布料浸染在不同的颜色里,亲身感受扎染的图案美、色彩美。由于捆绑手法不同,颜料不同,因此每一件扎染方巾都是独一无二的作品。

“扎染”非遗手工课

  面塑俗称面花、礼馍、捏面人,以面粉、糯米粉等为原料,制成各种栩栩如生的形象,是中国一项传统民间艺术。志愿者宋语恬为小学生们介绍面塑文化,并从制作方法、造型捏制、装饰技巧等方面进行讲解和示范。随后,小学生们边学边做,先挑选喜欢的彩泥颜色,再用双手捏出大致形态,并借助工具刀将面团以点、切、刻、画的方式进行装饰。制作过程中,志愿者与孩子们一起合作,共同创作。

“面塑”非遗手工课

  绒花制作,需经染色、软化黄铜丝、勾条、打尖、传花等近十道工序。绒花制作过程较为复杂,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以扭扭棒作为绒花制作材料。在志愿者的带领下,学生们相互分工,将不同颜色的扭扭棒拧成花朵、树叶等,并装饰在团扇上,一件件美丽的绒花作品就完成了。

“绒花”非遗手工课

  正衣冠、敬师长、敬同窗……,志愿者龙滕艳邀请小朋友们分别扮演长辈、同辈和校友等角色,在不同场景下,学习传统礼仪,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传统礼仪特别有趣,跟我们现在的打招呼方式不一样,我要向我的爸爸妈妈展示天揖礼,他们一定很开心”,一年级的欣欣同学说道。

传统礼仪课

  以青春之名,讲好非遗故事,弘扬非遗文化。贵州大学学生活动发展中心“感受非遗魅力”实践服务队负责人表示,会继续探索非遗活动的新形式,将非遗传承与美育、红色文化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等融为一体,通过可知可感可观的活动,让更多的人拥抱传统文化,让文化自信成为青少年的精神力量。

【责任编辑 李子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