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正当时|踏“夏”寻“梅”团队:守护杨梅园,助力农民增产

发布者:cylman发布时间:2023-07-30浏览次数:24

团委网站讯(记者 何奕含 报道|摄影 杨瑾祎 刘俊辰)为进一步提高罗甸县农民种植收入,增加杨梅经济。7月24日下午,农学院踏“夏”寻“梅”团队走进罗甸县联兴村,对杨梅枯枝病形成原因进行实地调查,并为当地村民提供枯枝病的防治思路。

(图为同学们前往联兴村调研)


联兴村位于罗甸县双河口河畔,辖区面积17.6平方公里,主要种植杨梅、板栗、核桃、砂仁等经济作物,其中“一村一品”特色产业杨梅种植已达800亩。据当地村民介绍,目前连兴村杨梅患枯枝病情况已占种植面积的60%,枯枝病最初表现为单株局部出现发黄干枯现象,最终导致整株死亡。

(图为患枯枝病杨梅表型图)


在开展实地调研过程中,团队成员与李云洲博士积极与农民交流杨梅种植中存在的枯枝病问题。联兴村村副书记冯仕敬说到:“我们现在最大的难题就是缺乏专业知识和种植技术,以及不知道该如何防治病虫害,希望老师同学们站在专业的角度上为我们农民提供安全有效的方法。”

(图为李云州博士与冯仕敬讨论枯枝病病情)


冯仕敬带领团队来到杨梅种植基地,此处发现许多患有枯枝病的杨梅植株,造成杨梅枯枝病的原因纷繁复杂,要想找到根本原因就要对感病植株进行深度观察。带队老师运用专业知识,通过对感病植株根、茎、叶的观察,发现其髓部出现发黄、坏死,感病部位由上至下,新叶发黄等现象,推断发病原因为细菌性感染与土壤缺素导致。

(图为李云州博士与学生们讨论枯枝病病情)


同时,团队对感病枝干进行切割,发病部位呈褐色或深褐色。部分幼树树皮伴随纵向开裂,根系受害明显。李云州根据以上症状初步判断杨梅枯枝病为细菌性感染,并摘取了感病样本,带回实验室进行菌体培养、提纯与鉴定,以便后续对其进行针对性的研究。

图为实践团队切割感病枝干)


通过开展对杨梅枯枝病的实地调查和防治实践活动,为当地杨梅增产,提高村民的经济收益做出了积极贡献。这次活动展现了团队成员的社会责任与使命担当,为乡村振兴和农村全面小康目标的实现贡献了一份力量。团队成员也通过实践锻炼,增强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社会责任感,提高了团队合作与沟通能力。

(图为踏“夏”寻“梅”团队及专业老师与边阳镇各领导合影)

责任编辑 申雪